A+ A-
A+ A-

风来风去,飞雪依旧。

白宛若再睁开眼时,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山洞。

她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,街道两边坐落着精致小巧的住宅院落。

下一秒,身后传来了一道有些熟悉,又有些陌生的声音。

“你是……”

白宛若闻言回头,看到了一张,她在梦里曾梦到过无数次的脸。

二十年不见的娘亲,此刻就站在她面前,面颊红润如初,没有被岁月更改分毫。

一看到她,玉兰依也呆住了,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眸,慢慢氤氲起了水雾。

“阿若。”

听到妈妈叫了自己,白宛若再忍不住,小跑着扑进她的怀里。

玉兰依张开了手,将她紧紧抱住。

两人相拥的那一刻,白宛若的心头感受到了久违的欣喜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
白宛若的小脸哭的通红,玉兰依瞧着分外心疼,将她抱地更紧了些。

旋转落下的雪花愈来愈大,玉兰依才将女儿松开。

她抬手擦干了女儿脸上的眼泪,牵起白宛若的手。

“走,娘亲带你回家。”

玉兰依挽着白宛若,走进了一处宅子。

宅邸虽然不大,但却格外温馨。

墙面的颜色明亮而艳丽,应该是最近才修葺过。

往里走有一排很长的书架,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医书。

屋内的炭火是上好的银丝炭,很快就将身上的寒意都驱散了。

王兰依把手里的糯米糕放下,给女儿裹着褥子,又进了厨房。

白宛若跟着进去,看着娘亲拿着擀面杖开始做长寿面,刚止住的酸意又涌了上来。

“娘亲,我要两个白煮蛋!”

再次听到这句话,玉兰依的眼眶也红了,一时有些恍惚。

她还不敢相信,女儿是真的回到她身边了,还是这只是一场梦。

可一回身,看到在旁边帮她洗菜的小姑娘,她才终于有了一些真切感。

手上的动作不由得加快了几分。

片刻后,热气腾腾的汤面送上了餐桌。

“娘亲,这些年,我心里一直都挂念着你……”

白宛若说着说着,长长的睫毛忽闪了两下,眼泪又落了下来。

“娘亲也想你,快吃面,看看娘亲的手艺退步了没有。”

白宛若还像小时候那样,先吃完了一个鸡蛋,才挑起面条。

软糯弹牙的面条喂进嘴里,带着浓郁的香气,一下就唤醒了尘封多年的味蕾。

吃完一口,又接着一口。

很快,一大碗长寿面连汤都被吃得干干净净的。

把最后剩下的那个鸡蛋吃完后,白宛若接过娘亲递来的纸巾,眼里满是幸福的星光。

“娘亲,现在太晚了,不然我就能出去放莲花灯了。”

儿时,娘亲还在身边的时候,每次她生辰之日,都会陪她去放莲花灯。

像是想起了什么,玉兰依飞快地跑进里屋,拿着莲花灯跑了出来。

“阿若,每年你生辰之日,娘亲都会去买两盏,自己放一盏,另一盏便收在柜中……”

还未等娘亲将话说完,她就去了里屋,打开柜门,里面满满当当,放了两层莲花灯。

下面一层明显有些旧了,但是花灯上却一尘不染,显然是被精心擦拭过。

“阿若,还不晚,娘亲带你去放莲花灯。”

两人来到了小湖边,白宛若小心翼翼地将莲花灯放至水中。

“希望娘亲身体健康,长命百岁,以后再也不和娘亲分开!”

她在心底把这句话默念了三遍。

“走,我们回家吧。”

一路上,母女两人挽着手,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着。

“娘亲,你跟阿若说说,你这些年都在做什么,想阿若了没,一日想几回……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